现在位置:首页 > 休闲小品 > 正文
  人与自然 【字体: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什么样的房子抗震呢?
  2008/5/31  北京库海伟业科贸发展中心 (http://www.khwy.cn)  点击次数: -
     什么样的房子抗震呢?


    汶川8级大地震造成了数万亡灵,数十万人受伤,数百万间房屋倒塌,其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过千亿!一瞬间如此大的破坏力显示了大自然的威力.人门无法控制地球物理的变化,也无法躲避来临的强震.但是减灾措施还是可以使我们减少损失.这是一门科学也是一种需要投入巨大人力与物力的博斗!

    我常想什么样的房子抗震呢?几个想法要表两句.

    1. 再结实的房子处在震中或可能山移或可能地裂的地方也会出问题!现代的地震研究基本上可以确定地震活动带的分布了,迁移城镇离开地震带,离开可能滑坡的山体建筑应该是最重要的措施了.把人类自然分布的部落科学整合也是该提到议事议程的时候了!这也应扩展到其他严重的自然灾害.看”风水”科学地发展城镇建设,摆脱盲目性可能使人类少受损失.

    2. 地震带附近地区减少盖高楼.楼高抗震要求也高,底层承受力大.公共安全性的完善也难.

    高层在解决结构性后最好是下大上小,下重上轻.谁都知道头重脚轻是不稳定的.金字塔也许是最稳定的建筑了,因为它是实实在在的下大上小。最令人不安的建筑大概属高板楼,上下平平,尤其玻璃幕墙令人生畏!地震波的破坏是使建筑振动、摇摆加地球引力产生的。楼宇爆破作业中下层几个关键点被破坏后整楼在引力产生的自重下顷刻坍塌。建筑物在地震中不会有这样的情况吗?

    3.据说地震波有方向性,那么十字型建筑抗方向性是否好些?圆形建筑、拱型顶是否好些?如果有一个振动台,把房子建在上面模拟地震是不是可以鉴定建筑的设计合理性呢?现代的技术应该没有问题。房子的造型应以抗自然灾害排在首位,实用性为二,美观为三。与大自然和谐才能长久。

    4.地基问题可能也是研究课题。震动传导差或可缓冲的地基应可减少建筑的振动。良好的平衡振动可能减低建筑的破坏。如果某次地震时间过长,建筑物与地表发生共振那么其破坏力是不可想象的!消除同频共振的发生有必要让人想想了。

    5.新型建筑材料也是非常重要的。钢筋混凝土虽然结实但结构处理不当反而带来问题。一但结构分离,重量级的钢筋混凝土会加大垮塌的力度。搭积木使我们了解平搭的易倒塌,然而如果有沟榫的积木是不爱倒的!有斜拉桥的稳定性更好。我常关注一些大型建筑,很少看见X字型的支撑,厂房中有见而楼宇则少了,大都是盒子类结构。更有些是上大下小,不知是别出心材呢还是为多一点面积?

    6.新城的建设应该科学化,有建筑空间、有人的活动空间、有绿化的空间、高低有错落、布局有讲究、建筑有风格、房子震不倒、主城与卫星城应有绿化带或农田隔开,连在一起太无风味了!也很土。新城的建设与自然要融洽。。。总之可别千篇一律呀!连我们的祖宗都不如。

    如果有了地震我们的房子主体不倒,楼梯不垮(预制板的楼梯令人质疑,接口处脆弱)大樑不掉下来,所造成的人员伤害就会少得多。人们也就不那么恐慌了。

    建筑规划与地震等自然灾害的研究是多方面的,不是解决几个问题就万事大吉的,需要人们不懈的努力,需要认真总结历史的经验,需要有力的经济支持。需要持久的努力!

    库海人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