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位置:首页 > 技术交流 > 正文
  学术论文 【字体: 】 【打印本页】【关闭窗口
 
*信息内容服务业模式的研究
  作者:库海摘录   2005/11/12  北京库海伟业科贸发展中心 (http://www.khwy.cn)  点击次数: -
         多年来市场经济的熏陶已使我们对产品的更新换代习惯了,企业家甚至会在产品还在热销之时就筹划下一步的替代产品。然而对于信息服务模式的更新问题,我们常常还是缺乏思想准备。我的一位朋友在80年代中期就开建全国传真网来收集信息开展服务,90年代初,又成为利用微机点对点通信进行远程信息服务的先锋,然而就在互联网到来之时,因舍不得放弃微机网专用程序收费服务的模式,延缓了向互联网模式的转换,只见用户日益减少,很快一个不错的企业就奄奄一息了。经验告诉我们,信息服务企业及时调整其服务模式非常重要,当市场环境、技术环境发生变化之时,如果我们的服务模式不能与时俱进,不能及时更新,那么就会被残酷的市场竞争所淘汰。

    我们究竟应当依据什么因素来选择恰当的模式以及推动模式的更新呢?我们不能够根据市场激烈变化的快节奏来考虑问题,因为快节奏的市场变化对于一个需要相对稳定的市场服务模式的发展反而没有什么大的作用,激烈的快速变化会被相反方向的激烈变化所平衡。

    真正发挥作用的倒是那些比较弱的影响力,这些因素在那里慢慢地积累,形成不可逆转的力量,正是这种慢而稳定的变化决定着信息服务模式演进的方向。…若要想培养对于市场的透视力与预见力,也许最需要的是透过那些激烈变动的纷纭事物去看到那些慢而弱的趋势的积累,并要特别关注那些不见得讲得出道理的概率影响关系。

    本文将从这样几个方面来讨论信息服务模式的变化,首先是从近二十年来信息服务热点模式的演进历史谈起,然后分别就对信息服务模式选择影响比较大的因素来进行分别讨论。这些因素包括:人们的信息环境与信息行为的变化,政府信息应用需求与信息采购行为的特点,企业信息行为的发展规律以及信息服务利润与信息服务模式的关系。


    


    
    一、信息服务模式演进的历史

    1.信息小报的兴衰

    我们从1984年开始,对我国商业性信息服务模式的讨论。因为在这之前,长期的计划经济对信息需求很低。而正是从这时起我国开始推进城市改革,推进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此时的企业几乎都是国有企业,开始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化,才开始有了信息需求。当时的企业,特别是那些三线厂,信息非常闭塞,企业对信息也是饥不摘食。这时唯一的信息服务就是信息小报,人们幻想着“一条信息救活一个企业”,当时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一位温州的老太太,依赖剪报翻印出售一年赚了二十万元,成为信息服务的佳话。

    《市场电讯》是另一个信息服务的典型例子,创办人康定80年代初在昆明创办实业公司做贸易,结果做亏了,他总结是由于地处边远,信息不灵造成经营失误,于是毅然决然集资来做信息业。他将人派到全國各地来建信息收集点,通过传真将信息汇集到北京再返到全国各地。汇集的信息称为《市场电讯》,向全国发售。《市场电讯》起步非常艰难,但还是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到九十年代初已达好几百人的规模。在这期间,还有一些与之齐名的公司如黑龙江的龙信、成都的经济信息网等,其营业额可做到几百万或过千万。

    信息小报在80年代盛行其重要原因是在当时通信环境很差、报刊主要是作为政治宣传教育的工具,因而也没有更多媒体可供选择。人们看到小报能赚钱,一时间各大报都搞副业信息小报来创收。进一步,又建立很多经济信息报刊,还组建了全国经济信息报刊协会。信息小报加上经济信息报成为80年做信息服务的主要手段。

    信息小报的主要收入是订阅收入和广告宣传刊登费。在报纸广告没有充分放开的情况下,信息小报的广告刊登对于企业还是很重要的。慧聪公司在90年代初,利用计算机世界的广告版面,创造了计算机类产品最低报价的联合广告,由此开创了慧聪公司的信息服务业历程。除了供求信息、市场价格外,小报通常还提供政策、技术、经济合作等栏目。

    小报的繁荣是由于当时确实没有更多的选择,而信息小报的出版发行又非常简单,很容易上马,而进入90年代之后,小报就日渐衰落了,容易看到的两个原因是:

    1.来自电视、公开报刊的竞争。小报是在公开报刊、电视没有充分市场化时代的产物,当公开刊物、电视也可以做类似经营时,非正规刊物的广告便失去竞争力,有时甚至是不合法了。在信息内容方面,小报的竞争力也日益下降;

    2.由于小报门坎太低,造成业内过度竞争。当人们看到小报赚钱很容易时,便纷纷挤入这一市场。每个地区都会成立一些信息机构,来转抄外地小报信息在本地区发售。这种信息机构越来越多,用户无法集中,谁也做不下去了。

    除了上述两个较明显的原因外,还有一个较深层的原因是多数的信息小报信息内容与服务方式缺乏信誉与无形资产的积累机制。比如,很多小报都在提供供求信息,我们知道很多供求信息的使用是排它的,一个设备被买走了,相应的信息也就失效了,然而却没有一种机制能删除失效内容,这使得供求信息发布面越广,垃圾的比例就越高。以至于人们无法建立对供求信息提供者的信任。加之,在这个行业中,人们对这些信息又抄来抄去,使得这种服务方式无法保证最低的质量,也就无法在用户心目中建立信任,自然会慢慢丧失其存在的价值。

    实际上有无信用建立的机制是业务可否持续发展的关键。慧聪公司提供的是计算机设备产品的当日最低报价,是可验证的,是要负责的,这样就可以积累信用,积累用户的忠诚度,业务就可以做下去,品牌也就可以做起来。而事实也正是如此,慧聪最终发展为有几亿元营业额的信息公司。

    从技术上讲,信息小报在某些方面受到一些限制,但也并非一无是处,它的简单,直观依然会在某些领域大受欢迎。非常著名的《牛津分析》,就是一种小报,它专门发送给高层的政府与企业领导人,一直经久不衰,其原在就在于它是一个“个性产品”,与众不同,这样它就能积累自己的无形资产,积累自己的社会信任与影响力,进而越做越好。而没有无形资产积累机制的服务模式是不可能持久的,这可能是大多数信息小报衰亡的一个深层次原因。


    


    
    2.微机点对点通信时代

    自80年代后期直到1995年互联网开始普及之前,是一个微机点对点通信时期,尽管这时的微机通信还非常简陋,但应用也越来越多,国家统计局、国家信息中心等机构早已经利用这种方式在全国传送统计数据资料。使用微机传送资料除了比传真要快(快意味着通信费的节省)之外,更重要的是便于计算机连续地自动化处理,不似传真要再输入计算机。

    市场电讯社的康定,自1990年开始,即建立远程数据交换中心来推行利用微机点对点通信技术的信息内容服务。所以做此选择的原因是看到信息小报业务量的下滑,各地区利用行政和地理等优势,强推本地区的信息小报而只将全国性的信息刊物作为资料转抄的来源。此时的康定便将这些小报的发行机构作为其点对点通信的用户,向他们批量地发送信息资料,让他们去印自己的小报。这项业务对康定来讲是不错的,他的队伍很快发展到几百人,成天将各种报刊的数据送入计算机,再通过十来条电话线向外传出。两年后,国家信息中心以同样的方法,建立了联合信息网,成为康定最大的竞争者。但是,在利用微机通信提供资料服务的模式中,最获利的还是新华社。总社将新闻资料发到各分社,分社再通过第二级的微机网将资料直接送到客户微机上,借助于新华社的全国系统及资料的权威性,其用户数目据说过万。

    这一阶段成长起来的联机信息服务还包括科技情报部门的数据库远程服务,典型的机构是国家科委科技情报所,化工科技情报所和上海科技情报所。这些机构通过微机仿真终端来提供大型机数据库的服务,其内容除少部分是自己建的库外,大部是购买国外的科技文献磁带。用户数目每家大都在100至200名之间。

    以今天的互联网技术来观察当时的微机通信和集中型大型数据库的服务,我们会发觉非常简陋和不便,但这并不是这类服务未能充分发展的理由,美国、日本的大型数据库用户数且都数以万计,而微机网如美国的compu Serve、Aol, Prodigy、日本的PC-One Nitty都是在这一阶段成长起来的,其用户数目几十万至几百万,而中国直到1995年,全国累计的PC联机的用户还不足2万。

    大凡通信类的产品与服务的普及,一般都需要一个迅速发展的自组织过程,在这之前,会有一个漫长的等待期,此时,用户不足,这就抑制了服务质量改进与成本的降低,而质量的粗糙及成本的居高不下又抑制了用户迅速增加。在90年代初,绝大多数企业还没有成熟到需要拥有联机信息服务的能力;此时的通信成本很高,远程数据通信要按长话付费,分组交换网处于试用中,通信费是一笔昂贵的费用。此外信息费每年在5000~10000元的水平,这时要想拥有太多的用户也不可能。当时大部分的联机业务中心的用户数目都不超过200家。以这样的用户数目与收费标准,联机信息服务勉强可以维持自己的生存,但要想发展起来,还有很漫长的路要走。

    国内联机信息服务发展不快的另一重要原因是在内容建设上,没有有深度的服务。当服务成本比较高时,我们必须增加内容的价值,而内容价值的提升主要在深度而非数量。我们要有<
 
    关闭窗口